歐哥說說

說說興趣 ‧ 說說科技 ‧ 東說西說 ‧ 就是要說  

架構師! 架構濕?

1 則留言


康威定律


"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 M. Conway

       系統架構設計將反映出組織分工與溝通的結構. 系統設計的過程當中, 必然得去面對合作團隊中各利害關係者的組成, 各利害關係者又會有各自所專注的業務內容與重心, 因此在各自的內容與重心邊界, 便極易產生系統元件的邊界, 因而反映到系統架構上.

       這些年在試圖構築系統去滿足產品的需求過程中, 越覺得架構師這詞誠如Martin Fowler所言, 其實並不算命名得恰如其分. 軟體系統開發過程中, 當它的生命週期越長, 所必須去在意的點就越多, 活得越長確定性就越不明確, 就越需要去面對系統本質上的延展性需要. 架構本身除卻滿足產品需求之外, 仍須妥善地識別出非功能性的需求, 包括, 技術發展需求, 產品預期, 開發成本, 人員配置. 架構本身不再只是技術與樣式的堆疊, 相對靜態的架構詞眼, 變得無法表達出整件事本身所應該體現的變動性.
       軟體工程師的旅途上, 從程式撰寫到設計到系統構築, 當然是一個直覺上的路線, 但走進相對複雜的系統設計過程中, 必然得去正視設計的不同面向, 答案往往不會這樣固定, 也不見得有絕對樣式, 如何在需求, 成本, 技術負債, 系統未來等相關議題上的取得平衡, 往往是讓人難以成眠的煩惱. 架構師說得簡單, 但往往做得麻煩.

#1 康威定律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way%27s_law

1 則留言 :

張貼留言

Cloud Native ( 雲原生 )

沒有留言
     
          "Cloud Native"
這詞,早在我注意它之前,便已經為自己打響名號,尤其是在容器技術變得熱門之後。"Cloud Native"被譯作"雲原生"。不管是英文詞也好,中文詞也罷。作為第一印象大概會先想到雲端服務,然而,這卻是一個被簡短解釋了的印象。

         讓我們回到Native這個字上,以韋伯字典(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native)為出發點,重新思考一下這個詞所想表達的意思。Native有天生的,本質上的,基於某種環境而成長的概念。由此來思考,Cloud Native不僅只關乎雲端服務,更需要去考量的是它本質上的意義與運行環境。舉個例來說,開發Windows應用程式時,我們遵循該作業系統上的規範進行開發、測試、部署,最後運行於Windows的執行環境內。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一種Windows Native。所以讓我們再回到Cloud Native這個詞上,說到底甚麼是以Cloud為中心的概念最終也運行於Cloud的服務呢讓我們來討論一下軟體即服務吧先撇除一些智財上的議題,軟體即服務對我來說,便是提供一個能夠被應用於異質系統並且持續更新及持續服務的雲端軟體。因此,Cloud的本質上有著不間斷,最新以及持續反應需求變動的概念。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具體來說要如何實踐呢在網路上有著穩定的答案組合。

    1. 持續整合

    2. 持續交付    

    3. 容器技術    

    4. 微服務架構

   
       持續整合與持續交付作為體現雲端服務的不間斷、最新與持續反映需求的基礎,然而微服物架構所體現的價值則是降低了持續整合與持續交付的苦難,至於容器技術則是解放了服務間的實作難題、縮短了開發與部署運行的段差以及提供微服務實作上良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我認為Cloud Native是一個"不簡單"的概念,不僅是在雲端服務上,甚至是在軟體開發團隊上。新的技術工具、新的分工模式以及新的軟體結構都將對原本的軟體開發團隊與原本的軟體產品帶來新的衝擊與變動,更不消說目前最夯的SCRUMDevOps在原先開發流程上的衝擊。說到此,對於怎樣才能落實到組織內,並且成功帶領團隊進行轉變。除了技術上的提升,我想必須把重點回歸到人與組織身上。整篇文章中,我盡量地不想涉及到複雜的技術用語,原因無他,因為Cloud Native不僅關乎於技術的更新,更關乎組織文化與流程上的變動;在發揮它的功效之前,要如何按照目前組織的需求、產品的發展與分工的模式妥善導入,才是重中之重。 讓我分享一下很久很久以前CMMI所教我的兩個重要概念  "Tailoring"  "Culturalization"。不失原味的量身訂製原則才能有效導入,並且讓習慣成自然成價值。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啤酒的滋味 - 保拉納德國小麥啤酒

沒有留言

       微微的苦味、酸味與刺激的汽泡感,讓苦味混合於其中,並不過於突兀。甜味與麥味在嘴巴裡慢慢地散開,並在喉頭轉為明顯的酒精感,喉嚨灼熱感與冰涼的汽泡感互相映襯,增加啤酒的趣味性。算是有個性的啤酒。
       溫度漸升後,刺激的清涼感漸弱,取而代之的是漸強的酒精味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臭噁的藍綠藻

沒有留言

直接進入處理藍綠藻的步驟:


1. 盡可能地去除藍綠藻

    藍綠藻雖說是藻但是基本上是一種細菌,且黏狀的性質有利於使用滴管進行吸取移除。擾動推擠藻的邊緣使其漂浮後用滴管吸出

2. 直接注入雙氧水

    滴管終究只能吸取部分的藍綠藻,需再利用雙氧水徹底地將藍綠藻殺死。以我的經驗基本上都是直接將滴管插到藻處直接噴灑。至於用量,如果不針對動物噴灑其實量也還好,但我習慣上都是一次2ml,每次換水移除時使用大約4ml or 6ml。

3. 清洗過濾桶並且提高過濾水流

    以目前經驗來看,有機肥份過多並且堆積於底層,對於藍綠藻的育成有些奇效😭,因此,清洗一下過濾桶降低有機肥份,並且提高過濾的效果,降低藍綠藻食物來源

4. 每隔一到兩天重複步驟一與步驟二

    水族缸的管理尤其是水草缸,固定周期的清潔本來就是要緊的事,但總有發懶得時候,但藻來報到時,請收起懶惰心好好清潔,尤其是針對藍綠藻的部分。在每次清潔過程後,都會換水約1/4

5. 注意植物的養分與生長狀況

     不管任何時候,當藻來報到時,都應該注意是否自身的水草在生長上有產生阻礙,包含種植過少或者是營養不良,完整而成熟的水草缸,藻類雖說難以完全斷除,但健壯的水草往往可以壓制藻類的成長

6. 除藻生物?

     一般說法笠螺是唯一會清除藍綠藻的植物,但實際上,成效並未太好,除非是想養不然就算了

---前提與過程---

        由於此缸多為蝦虎之類肉食性的魚類,因此都會餵食冷凍赤蟲,以往草缸經驗未曾遇見藍綠藻,因此推估有機肥份的堆積以及赤蟲的餵食,應該與藍綠藻的誘發與形成有些關係。
        目前常見的處理方法通常有三:
                1. 使用抗生素
                2. 遮光法
                3  翻缸
         一和二本身都會對於草缸產生副作用,翻缸則又是大工程。因此採取了所提的方式,我必須說我個人對於藍綠藻的畏懼更甚於黑毛藻,藍綠藻的根除其實相對苦痛,尤其在不採用較為積極手段的情況下,但總想找個比較溫和的方式來處理魚缸,因此使用了所提的方式。該方式會逐漸地控制住藍綠藻的狀況,但是否完全根除,我目前也沒個底,之前已經漸漸撲滅,但後來工作一忙疏忽就又回頭過來攻擊我的缸子了...||Orz. 目前仍正在積極控制藍綠藻中,照片的區塊目前也乾淨了一大部分。或許在兩三周後就會逐漸驅逐它們吧!? 加油加油 😀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啤酒的滋味 - 查理-冷泡酒花啤酒

沒有留言
        如同瓶身所標記的果香味, 開瓶入口果香味明顯,搭配清爽的汽水感,本以為苦味應該更為乾脆俐落,但卻是帶著濃厚口味的苦感,苦味襯托香氣在口腔漫開,是個口味特別的啤酒. 久放後的酒味仍然淡雅, 苦味變得較輕並且與果香氣搭配的相得益彰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品酒

沒有留言
嚐著酒, 嚥著時光
酒精沿著舌頭似有似無地漫進喉頭
一陣苦味在口腔內泛開
低溫試圖掩著各自奔放的味道
一杯又一杯
細數著 倒數著

天亮了 該走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停留

沒有留言
每個人都自顧自地轉著
都市也自顧自地轉著
世界也自顧自地轉著
誰也不曾為誰停留
大家都在時間的軸上,一路前行無法回頭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啤酒的滋味 - Bia Ha Noi

沒有留言


     
汽水感明顯,酸味帶甜香氣,尾韻帶苦,保留啤酒釀造過程麥汁的味道。
由於汽水感強烈,而味道各方面相顯薄些,使得涼爽感與水味越喝越明顯,整體口味挺商業化,但在天氣熱的時候, 算是邊聊天邊喝的好選擇之一。

※個人感受分享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去與留 is a question?

沒有留言
        令人煩躁無奈的任務,一個想在職涯上避免卻總是會遭遇的事件,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去討論工作環境有多糟,而是想要從自身的角度來看看,如何面對這樣的事件。

        個人就業這件事的本質,基礎上仍然是個買賣的行為。就業者以自身能力作為產品,輸出至各企業;企業本著對於各項勞務的需求,找尋相關的產品藉以完成企業體本身想要輸出的產品。因此,不論參與何種產品的開發,產品終究是屬於該企業體。而並非屬於參與開發的工作者本身。當然不能否認的是 — 對於就業者來說,在某企業工作的認同感所帶來的成就感以及歸屬感往往是就業者從事某項工作的緣由。但這樣的考量角度也只是將成就感和歸屬感納為勞務交換過程中的報酬之一,並不改變個人就業與企業體之間的關係結構。

        以此作為出發, 那麼便不難面對令人煩躁無奈的任務了。身為販賣自身能力的就業者,所應該琢磨以及專注的是自己這項產品的主打以及價值成長路線,並非外在紛擾環境。就業者只製造一樣產品就是自己,並且這項產品研發週期就是職涯週期。我並非鼓勵就業者遇到苦難就是要往肚子裡吞,重要的是在務實的角度以及各種內外在因素情況下,暫時無法做出離去的決定時,所應該採取的態度以及行為。一個就業者能做也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自身價值的成長,在面對任何的工作時,都應該專注於自身的目標,並且努力地去找尋彰顯或者是嘉惠自身價值成長的方法。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評估該方法與策略所帶來的成效是否符合預期,作為下次抉擇時的參考,在這個抉擇與評估往返的過程,自身的價值便會被逐次的提升上來。

        身為用人主管,最讓人不捨也最不樂見的狀況,便是雙輸局面。就業者對於環境的不耐,採用消極抵抗的作法。對於企業體的角度來看,產品或者是任務無法正向展開;對於就業者本身,隨著時間過去以及消極策略的使用,減低了自身價值,最終,蹉跎了兩者的光陰。然而,多人的企業體與個人的就業體,本身在比拚上本就存在著不對等,最後損失最大仍然是就業者。

         成就往往來自於苦痛,我們無法保證苦痛中終究會綻放出成就的花,一個成就往往得自於許多的幫助與運氣,然而面對苦難的勇氣與智慧,卻是掌控在個人。面對問題怕的不是缺乏解問題的能力,怕的是總是解決錯誤的問題。大家共勉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褐藻二三事 — 夏日的憂愁

沒有留言

        進入炎炎夏日,如果不是天天住冷氣房或者是標配小型電冰箱的水草缸,大概就只能看著草慢慢被高溫吞蝕殆盡。慘事不只如此,褐藻好朋友又會開始找上門來。缸壁、水草和底土都會發現褐藻的蹤跡,水缸越看越熱,自己則是越看越涼,越看越絕望。

         從網路上不難發現很多文章對於褐藻成因的解釋鉅細靡遺,低氮高磷、二氧化矽和NH4是最常被人貼到文章上討論一番的,但就以夏日與褐藻蹤跡來看,我相信褐藻與NH4之間關聯還是強些。夏日初期基本上褐藻並未太過活躍,但隨著溫度拉高,水草開始發黃爛掉時,水缸所需代謝的氨氮廢棄物就會加多,若換水不夠勤快時,褐藻就會開始造反。 以下是我面對夏日的方法,對我來說很有效,大家就看看囉!

水缸: 1.6 呎 水量: 40 ~ 50 公升
燈: T8 15w x 4

目前基礎除藻生物 : 笠螺 、葫蘆鼠、大和藻蝦

步驟:


1. 清洗圓桶過濾器

    基本上圓桶本來就該定期清理,此時,更不應該忘記它。尤其是草況已經不佳一陣子,然後藻類找上你的時候。

2. 如果不是太有錢買冷水機,至少購買個風扇吧!

    現在市面風扇各式各樣,有一般型風扇與渦輪風扇,就我而言,由於缸面上已經蓋滿燈具,能選的風扇就只剩下一般型然後號稱強力的單扇了。 購買風扇衡量的標準大概就只有兩個
     i. 確實將水缸溫度壓制在30度(含)以下的風扇
    ii. 噪音你受得了的
    其餘特色其實都只是看起來比較潮而已,有效且能妥善裝在水缸上的就好。開關風扇時間就設置得跟燈具開關時間一樣即可! 理由就是一來環境再熱也沒燈具熱,二來是通常關燈時,家裡比較有人,此時冷氣大概已經吹一陣子了

3. 換水

    大概一到兩天換水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真的忙也不要拖超過三天。換水仍然是降低缸內過多養份最好的手段

4. 黑殼蝦

    雖說大和藻蝦好,但怎樣也沒黑殼蝦大軍兇,各種角落辛勤耕耘。以我來說大概就是半兩,由於我的缸內有捕食黑殼蝦的生物,因此黑殼蝦的數量不至於過多。若擔心黑殼蝦太多,或許找人合買或許買些其他賞心悅目的蝦子替代,但蝦子數量基本上都是要來個幾十隻比較有明顯效果,還是建議黑殼蝦實在些。

5. 強化營養份補給

    這部份真的得看看草的種類與當下草的狀況來說了! 搞不懂就用綜合的吧(請按略低於指示的用法開始加起,看草的表現拿捏份量) !


以上就是我對付褐藻的方式, 褐藻消失的速度其實很快! 大概也就是一兩周時間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不耐的工作

沒有留言
        
       工作的過程難免遇到無奈,周旋於無奈並且不停地試著去解決的同時,苦痛與挫折也伴隨而生。有時挫敗不停地撲面而來時,自己都會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夠智慧、不夠堅強。 然而,太過專注於眼前的問題,我想才是整個挫折與不耐的源頭。
       
       眼前的問題所帶來的困頓就像是生活中的小黑蚊,時不時叮咬一下,傷口不大但留下的搔癢與腫包,卻是讓人難以忽略的。當下會去打小黑蚊,自然是個直覺的反應。之後,再次前往充斥小黑蚊的地方時,通常會思考是不是有必要去,理由充不充足逼不得已要去時,不僅心理已經做好建設了,也會做些其他防咬的準備, 萬一還是被咬也不至於抱怨連連。
       
       同樣的道理,眼前問題所帶來的困頓,免不了一陣騷動,但在那之後,更應該要去思考的是 –"為什麼要處在那樣環境? 或者是說去面對與接受那樣的問題?""自己所求的是甚麼?",然後再反過來看,在這樣的需求與理由下,目前的狀態、所遭遇的困頓以及將遭遇的問題是不是值得去接受與面對。

       
       不假思索地看一個問題解一個問題,不僅耗費生命的能量,其實本身就連帶假設了產生這問題的事情正是人生所追求的一部分,因為對這事情有所冀求,才有這麼多的問題。退一步想想是不是值得,不僅可以卸掉負面情緒,避開要的生命能量浪費。有時,也會為問題找到新的解答。別急著解或者是問題解決後仔細思考問題後面的真正問題,才是面對問題的真正辦法。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冰山在融化(Our iceberg is melting)

沒有留言


這本書是由兩部份所構成。前半部份是寓言,後半部份才簡潔說明變革的八步驟。

八個步驟簡述如下:

1. 建立危機意識

        變革發生通常隱含著短期或者是長期的危機,讓相關團體內的所有人(非單指決策圈內的人) 了解危機的全貌是最重要的起手式

2. 成立領導團隊

       危機散佈後,千萬別指望睡個覺就都沒事了或者是亂成一團能得到什麼新契機,建立合用的團隊是第二步

3. 提出願景

      清楚的告訴團體中的人, 改變前後有什麼差異. 就好像整型廣告都會有整型前整型後。至少,要讓被告知的受眾清楚了解目標與方針。

4. 溝通願景

        不管願景多麼美好,它總是用來拉人離開舒適圈的玩意兒,別期待大聲宣讀就會得到什麼響應,各種傳遞與教育(又或者說是行銷)是必要的。請記住,變革中的參與者或多或少感到不安是很正常的。

5. 授權員工參與

        領導團隊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將事情切割並且分配下來,然後讓團體內的志願者參與處理。這時候該做的事情便是授權並且去除執行障礙,千萬別成為參與者的絆腳石。

6. 創造近程戰果

        嗯! 就跟減肥一樣,如果一個月過去後,仍然聞風不動,就再也不會去減了...

7. 鞏固戰果, 再接再厲

       一回合一回合地逐步達到願景

8. 形成文化

       任何組織行為與流程的改造,只有透過內化才有可能變成戰力,這需要時間,但良好的文化永遠值得花點時間深植

------一些小感想------

1. 這本書伴隨著時間不同, 每次閱讀也都會有些不同的感想, 想想看寓言中的角色與你之間的關聯以及你個人的期待,能讓自己搞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抑或讓自己清楚自己的方向。

2. 改變的需要永遠伴隨著成長的組織與個人。社會與環境的變遷總是存在的,而試著去適應它則是我們能做的。

3. 常有人呼喊擁抱改變,宣稱永遠不變的就是改變,當然我也很難說這句話有什麼錯誤,但我常常覺得當認定隨時都是變的同時,心態上就已經固化了,只是為了找尋變化而變化,反而會無端耗費生命能量。客觀地觀察存在的狀態,並且加以應對就好了! 改變有改變的好,不變有時CP值也不見得低,按自身狀態與需求去面對就好。

4. 推薦大學時代的一篇古文<<物不遷論>>,我想我就不介紹了! 光寫簡述我想馬上就有人把瀏覽器關掉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頑強的黑毛藻

沒有留言

直接進入原缸去除黑毛藻步驟😎:

1. 清洗過濾器

     我的缸是1.6呎加高水草缸(水八九分滿,大概4x公升),立缸已經兩個多月,大概清洗下圓桶並無大礙

2. 穩定水的酸鹼值

     基本上,隨燈開二氧化碳,所帶來的酸鹼震盪,以我自己的缸子經驗,大都有1以上,考慮到換水,可能還會拉高震盪頻率。這樣的震盪只能說悲劇。設定上,換水加關閉二氧化碳系統24小時後,量測關燈前的酸鹼值。依照此值,將酸鹼值穩定在稍低的值下,以我經驗是使用低於0.1的值。

3. 2.5%戊二醛投入

    一開始,請先將可取出的非生命造景物拿出,直接抹一下戊二醛。抹完就可以放回去,剩下拿不出來的造景物,就在每次投入戊二醛時,對著黑毛處噴。用量上,以我經驗大概是兩倍左右的量(一般量,40公升水體兌1c.c 戊二醛),網路上有人用到三倍四倍,我是用兩倍,一樣有效,活體無傷,但請不要對著活體噴,除了草以外。

4. 每日換水1/4

    去除多餘的養份和保持水體穩定。期間除戊二醛外,不需要再投入任何肥料

5. 請大和藻蝦與茉莉魚幫忙

    變白的黑毛需要有人收割。大和藻蝦基本上是人人皆知的除藻高手。至於,茉莉魚,我只能說牠真的很餓,拔毛刮缸壁,樣樣行,至於牠什麼時候飽,還真沒看到過。

6. 等待三周?

     我的經驗三周大概黑毛就差不多了!中間會看到黑毛陸續白化,這種快感=..=+

------過程------

        立缸兩個月後,除了慣例迷你矮種不好的問題外,開始出現些許的黑毛藻,伴隨著換水與肥料的加入,草沒變好但黑毛藻卻越來越開心。過年時間疏於照顧,缸內石頭變成了絨毛玩具,想想也才立缸沒多久,實在不想翻缸,只好硬著頭皮面對一直贏不了的敵人---黑毛藻。加強二氧化碳,加強換水,只見隨水流搖曳生姿的黑毛藻不停地嘲笑我😭。此時,只能動真格面對這傢伙,而不是半調子的僥倖心態,期待它自己能想開...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處理黑毛藻的方法,經過整理後,下定決心從酸鹼度戊二醛除藻生物三方面來處理。

        關於酸鹼度控制,可以參考網路上很多神人對它的解釋,作法基本上就是利用酸鹼計配合自動開關二氧化碳系統來進行,當時有先停了二氧化碳超過一天,想知道不干擾情況下,酸鹼值大概會落在哪兒,並且盡量使用最低值為基準,降個0.1左右。這作法單純只是怕二氧化碳會長時間處於不用做動的狀態。
        再來聊聊戊二醛,這溶液基本上就是個消毒用品,網路上對於它的討論也是頗多,有用作碳源,也有用作除黑毛藻之用。在這邊要強調的是,戊二醛僅對這惱人黑毛藻有奇效,其他的請看看別的處理方式,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如果草缸內有鹿角苔的話,也不適用此類藥劑,不然革了藻命也革了苔命。至於用量,我則是使用了兩倍量,但網路上用到五倍的大有人在,只是想想能不多用化學藥劑就不要用的心態,也就保守點選用兩倍了。
         最後要討論的就是除藻生物,大和藻蝦是一定要的,以我的缸子來說就是維持在3~5隻左右,如果不排斥黑殼蝦那就也放些吧!牠們可是很勤奮的! 至於是否要有除藻魚,我個人是沒很推小猴肥狐,這廝養到最後就是個飼料魚了😂,作用不大。小精靈的話主要是缸壁上的藻,但其實用刮的比較快,除非對牠情有獨鍾。以我的例子來說,最後是又加了中小身材的黃茉莉魚,一方面是牠真的很貪嘴,另一方面則是黃黃亮亮挺討喜的XD。 

         在上述各武器加持下,基本上在一週內就獲得有效的控制,黑毛藻逐次變白,三個禮拜後,消失了蹤影😀

心得小感想:戊二醛確實有效,但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是酸鹼值控制,在穩定酸鹼情況下,魚隻狀況與草況明顯穩定很多,雖然工具有些價格,但對於玩草缸的人,的確值得擁有!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